今天是

关于推进“一城一河”全域旅游的建议
  • 添加时间: 2018-03-23      作者: 暂无      字号【
  •   庆启东

      “一城”即明城墙。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完工于1393年,建造时间历时27年,于明洪武廿六年完成明王朝都城四重城垣格局。经过历史岁月沧桑变迁,目前秦淮区境内保留的主要为中山门至标营门、标营门至光华东门、东水关至武定门、武定门至雨花门、凤游寺至集庆门、集庆门至西水关等6段,总长约5.9公里,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一河”即内秦淮河。秦淮河流入南京城壕内的一支,过东水关后穿行城内,至淮清桥,汇青溪之水,再流经文源桥、文德桥、武定桥、朱雀桥、镇淮桥转向西北过新桥,再经上浮桥、下浮桥,过西水关出城,称内秦淮。内秦淮河全长约9.6华里,且大部分在秦淮区境内,历史上极富盛名,史称“十里秦淮”,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精华所在。

      一、推进“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具备良好基础

      “一城一河”是南京经济、社会、文化的核心区域,是南京2000多年的人文重镇,代表了南京历史文化的精华。作为“一城一河”旅游核心城区,秦淮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别是夫子庙、秦淮河、明城墙等闻名遐迩,成为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

      1、“一城一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南京历史文化积淀最浓厚的核心城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神采气韵的展演地,“一城一河”核心景区及关联区拥有明城墙、秦淮河、夫子庙、老城南等特色旅游资源,在“十里珠帘”的秦淮风光带上,点缀着数不尽的名胜佳景,沿岸有世界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瓮城—中华门城堡;有明末清初“桃花扇”传奇人物李香君的故居;有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有东晋书法家王献之迎娶爱妾桃叶的渡口“古桃叶渡”;有著名古典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居;有秦淮八艳之首马湘兰故居“孔雀庵”,又名“湘兰居”;有明代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私家花园—白鹭洲公园等著名景点。秦淮风光带水上旅游资源,已形成以夫子庙照壁为中心,串联沿河民居、桥梁、古迹、城墙等景点的水上观光线路,是秦淮区乃至南京市富有独特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旅游品牌。

      2、“一城一河”旅游休闲功能较为完善。作为代表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的典型代表,秦淮区“一城”周边先后建成了以古城墙为背景、护城河为依托的月牙湖公园,建造了能够传递历史信息的水西门遗址广场和以瓮城、城墙为主题的新建筑群体汉中门市民休闲广场等。近年来,以打造“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为目标,南京市和秦淮区先后投资10多亿元,对内秦淮河进行全面整治,实施白鹭洲公园改造,沟通公园与内秦淮河水系,新建改建古鹫峰寺、浣花桥、二水桥等一批文化景观,建成明清风格风情水街,开通东水关遗址公园—白鹭洲公园—中华门城堡五华里水上游览线,再现“桨声灯影秦淮河”的优美意境。

      3、“一城一河”产业发展具有良好基础。近年来,随着区域功能旅游化改造工程的实施,以及业态的调整升级,夫子庙景区通过了5A景区复查,并获评全国城市中央休闲区荣誉,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旅游经济规模持续提升,旅游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特别是随着科举博物馆开馆、门东建成开街、夫子庙提档升级与业态调整以及周边公共服务、商业配套的加快建设,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逐步由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旅游加快转变。2016年以内秦淮河为主体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旅游业、商贸业发展良好。实现主导产业营业收入约80亿元,占集聚区全部营业收入的72.7%,比2015年上升4.7个百分点。2016年夫子庙核心景区游客达3386万人次,占全市接待游客总量30%以上,核心景区门票收入达14470万元。

      二、推进“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对策建议措施

      推进“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建设,应按照“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理念和模式,充分挖掘整合、开发使用好明城墙沿线、秦淮河沿岸的历史文化旅游特色资源,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优势产业、社会全覆盖共享共建、景区全景化配置有序、游客全方位体验需求的体验式旅游发展新格局。

      1、强化顶层设计,搞好统筹规划。根据“一城一河”资源秉赋特点、肌理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发展要求,通过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精心编制“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落实省委市委对秦淮提出的“特而精、最南京”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出台《关于推进“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建设目标、总体定位、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促进“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快速有序推进。规划以老城南、夫子庙为核心,以秦淮河、明城墙为轴线的全域旅游功能示范区,按照“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要求,开发、保护、挖掘秦淮风情、古都金陵、江南佛教、文化名城等特色旅游资源,形成以文化为内核、以产业为重点、以休闲为特色的现代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集群。不断丰富“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内涵,建设集信息咨询、特产展销、休闲娱乐、游客集散等旅游服务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集散地,以此增强“一城一河”全域旅游景区景点吸引力,让游客来得方便、住得舒心、走得愉快。

      2、强化保护更新,彰显品牌影响。对“一城”保护而言,应充分发挥南京有近2500年建城史、450年建都史和保存完好的明代始建城墙优势,在保护好境内约6公里的城墙遗址,加快明城墙申遗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对区辖范围内中山门至标营门、标营门至光华东门等6段明城墙串联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城市规划设计,按照打造展示南京形象的世界级名片和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加强由城墙串联附属的山、水、林等其它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景观视廊的整体保护,重构得城墙之利、取河流之势的绿色景观骨架。对“一河”保护而言,应深度挖掘“天下文枢、千秋风雅”、“十里秦淮、桨声灯影”的历史文化沉淀与传承,按照“特而精、最南京”要求,将六朝古都、江南名城、现代文明等元素融入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建设范畴,精心打造科学博物馆、江南贡院,开发民俗风情表演市场、博物馆展览市场、花鸟鱼虫古玩字画市场,用秦淮传统文化、老城南特色文化、科举文化吸引游客,再现“十里秦淮”“江南佳丽之区、天下文枢之地”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

      3、强化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健康发展、安全生产运行、投诉纠纷处理等长效常态管理机制,规范“一城一河”全域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秩序管理,维护秦淮区“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声誉和形象,全面提升全域旅游诚信品质。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开发“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丰富“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应用体系建设,打造集需求采集、服务交互、效果反馈于一体的游客互动新模式,实现游客自导游、自导航、自导购等畅行畅享的全域旅游新体验。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多管齐下解决目前“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停车困难的难题,加快“一城一河”全域旅游核心景区及周边地区智能停车系统研发,利用车位感知、视频识别、智能读卡等技术手段,形成“一张网、一张卡”解决“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停车难、停车贵”问题。

      4、强化宣传策划,推介全域旅游。建立健全高品位策划、高强度宣传、高频次营销的常态长效“一城一河”全域旅游推广体制机制,筹建秦淮区“一城一河”全域旅游专业专职推广机构,构建秦淮“一城一河”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全域旅游营销体系。成立历史文化名河联盟(世界城市河流联盟),举办“世界历史文化名河旅游节”,引进世界顶尖公司和策划团队,整体推介“一城一河”全域旅游品牌形象,让世界了解“一城一河”,让“一城一河”走向世界。加大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力度,扶持发展壮大本土旅行社,引导国内外大旅行社,支持国际知名品牌、国内30强旅行社来秦淮设立分支机构,开通秦淮至全市重要旅游景区、长三角主要旅游城市旅游专线,提高重大活动策划、组织水平,提升“一城一河”旅游品牌形象。

     



  • COPYRIGHT© 2005-2013 www.tcbss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南京市秦淮区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太平南路69号 联系电话:025-84556495
    网站访问量: 次 | 苏ICP备15058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