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盘活存量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 添加时间: 2017-04-01      作者: 暂无      字号【
  •   边晓红

      按照2017年秦淮区经济工作部署要求,继续坚持“打造国际商务商贸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中心、文化休闲旅游中心、创新驱动发展高地”三中心一高地发展定位不动摇,将“落实为要”作为当务之急”。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牢牢抓住秦淮区金融与文化的比较优势,通过盘活存量优势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值得思考。

      一、文化金融比较优势明显

      1、秦淮区文化产业优势明显

      秦淮区是南京市历史文化最悠久、文化遗存最丰富、文化资源最密集的老城区。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62%,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精品项目集中推进。门东门西、科举博物馆、国创园、南捕厅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和载体正在集中建设和推进,秦淮区正在积极形成一核(夫子庙)、两带(秦淮河、明城墙)、多园区(1865园区、老城南门东和门西、国创园、熙南里、朝天宫等)的空间格局,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2、秦淮区金融资源丰富

      秦淮区金融资源禀赋丰富,集聚了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省银监局、江苏省证监局、江苏省保监局等监管机构;华泰证券、弘业期货等5家金融法人机构(占全市35.7%);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江苏省分行,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东亚银行南京分行等13家银行业区域性总部机构(占全市30.9%),以及保险机构省级分公司27家(占全市31.4%);此外,还驻有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天使投资基金等文化专营投融资机构。2016年,秦淮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GDP 的比重达21.7%。在全市率先启动互联网金融示范区创建,南京互联网金融中心建设,新华商品现货合约、南京金融资产等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区域金融生态圈优势初见成效。

      二、深度融合仍有潜力

      1、产业发展的需要。文化企业体量偏小,区文化企业4100多家,占了全市企业总数的20%以上,但中小微企业占比90%以上,文化企业“人脑+电脑”的轻资产导致金融支持后劲不足,虽然区内金融资源强大,但获得金融支持的力度仍受到限制。

      2、对区经济贡献度需要。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日趋增加,2014年7.3%,2015年7.6%,十三五要达到8%,经济贡献度迫切需要区文化产业有大发展。2014年秦淮区有12个重大文化项目被列入全市“七个一批”重点项目,总投资200亿元,总融资需求50亿元。2015年、2016年分别只有7个重大文化项目被列入全市“七个一批”重点项目,外部引进的重大文化项目不足。

      3、经济转型的需要。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实体经济都在寻找转型升级的机遇,而文化创意产业是形成供给侧创新要素不可或缺的产业形态。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加强文化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在区内重点项目建设中促进区内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幸福产业融合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三、盘活存量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融合发展理念

      1、加强对产业的统筹谋划,坚持“文化+”、“金融+”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文化、金融与区内其他二、三产业的关联度、渗透度和融合度。

      2、加强对区内龙头企业的服务。产业的增量不一定都是通过招商引资产生,聚焦重点龙头企业,收集区内重点企业发展动态,促进区内企业自身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协同也是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吸引龙头企业参与区内发展,更要吸引龙头企业股东、金融机构的客户从后台走入前台参与区内产业协同发展。

      3、由分管区领导牵头搭建政府部门、重点企业、重点企业的股东、重点金融机构、重点人员定期交流机制,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区内重点企业搭建交流合作的“秦淮一家人”平台,形成秦淮“最南京”的家人文化。

      (二)坚持特色发展理念

      1、秦淮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景区间关联性较弱,建议将明城墙、秦淮河、长干里文化旅游资源统一规划整合,理清历史脉络,梳理文化资源,结合名人典故,将各旅游有机串联,使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中华门城堡、老门东、夫子庙等景区达到优势互补、人流共享、利益共赢。同时也可以让中外游客更生动直观的了解南京历史、秦淮文化,体验“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

      2、结合区重点活动加大对区内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推广。特别是对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历史渊源的新景区的宣传推广力度。

      3、牢牢抓住南京市作为第一批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的契机,会同南京文投的“文客网”文化消费平台,搭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公共服务“引流”的、文化旅游线上、线下服务的总入口。

      4、南京文投正积极参与全省文化产业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工作,加大与南京文投旗下的金电文创“莫愁信融”平台合作,加大对游客等旅游资源大数据分析,为创造旅游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三)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1、结合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放宽社会领域投资管理的措施建议》,放宽区内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幸福产业准入门槛。

      2、抓住国家开发幸福产业专项债券、幸福产业公司债、设立幸福产业投资基金的契机,将秦淮区相关产业投融资需求纳入国家支持的幸福产业范畴。

      3、提前谋划幸福产业土地税费支持,在区内重点项目建设中促进区内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幸福产业融合发展。

      (四)坚持稳健发展理念

      1、随着金融业的改革创新,新型金融机构以及传统金融机构跨界不断涌现,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因某些不合规、不自律经营等问题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区级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地方类金融机构监管的能力建设。

      2、增配学金融、懂金融、有金融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将金融监管部门的干部与金融机构人才进行双向挂职锻炼。与专业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市场化监管能力,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监管支撑,探索研究新形势下的地方类金融机构监管模式。

      3、加强与第三方大数据平台合作,探索大数据治理地方金融监管新模式。




  • COPYRIGHT© 2005-2013 www.tcbss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南京市秦淮区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太平南路69号 联系电话:025-84556495
    网站访问量: 次 | 苏ICP备15058786号-1